一
严格讲,孔子不姓孔,姓“子”,孔是他的“氏”。
1952年,毛主席在曲阜谈及曲阜历史时,也曾说孔子其实是殷商贵族的后裔,和纣王是一个血缘族群,应该是姓“子”的。
据记载,孔子是宋微子的后代。宋微子,子姓、宋氏、名启,是周朝宋国的第一代国君,所以孔子姓“子”。
当从宋微子传到孔父嘉,即孔子六世祖时,便到了“五世亲尽,别为公族”的时期,也就是按现代农村说,出了五服,不能再沿用先辈的氏了,要另起新氏。或者可以理解为不属于近亲了,可以另立门户。严格讲,只有五代出服,没有五代开宗,因为任何一代都有可能开宗立氏,“氏”大多是用来别贵贱。贵者有名有氏,贱者有名无氏。
现在农村有句俗语叫“人过五代另立坟,屋过三代换新人”,意思j是说人过了五代,先祖的坟墓已经不能福荫,为了子孙昌盛,必须另立坟墓。住过三代的房屋,为了家庭人员的安全,到了第四代必须重新建设。都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。
二
古代姓与氏的由来。
在远古母系社会中,孩子随母亲生活,他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,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。人的“姓”从母。从“姓”字的甲骨文看,左边是个生字,右边是一个女字,所以“姓”的本义是比喻孩子从母体中诞生出来。简单地说,“姓”就是母系社会纪念家族起始妇女的符号。上古周代文献有八大姓(姬、姜、姒、嬴、妘、妫、姞、姚),但天下这么大,肯定不止这八大姓,殷商贵族就属于“子”姓。后来到了父系氏族社会,同姓的太多,为了区别父系便有了“氏”,比如轩辕氏、神农氏。“氏”是以父系血缘来确定。这个时期,“姓”与“氏”并存,“姓”大“氏”小,也可以理解为“氏”是“姓”的分支。一个人以什么为氏,可以自由选择。用地名,父辈的名字,官职等,都可以为氏。这是氏的由来。
至于“名”是一个人特定的称呼,而“字”是人的别称,通常与名相关联。
从炎黄时期到夏商周三代,或者是进入父强母弱的父系氏族社会以后,男人一般称“氏”不再称“姓”,比如黄帝称轩辕氏,其实他姓“姬”;炎帝称神农氏,他的姓是“姜”。
三
“孔”氏的由来。
孔子六世祖孔父嘉本名子嘉,“孔”是他的字,于是就用他的字“孔”作为新的“氏”。姓是不会改的。
以“孔”为氏,有两层意思。一是“孔”代表嘉美,表示大,非常。孔德即大德,孔武有力即非常武勇有力。二是“孔”字由“乙”和“子”构成。“乙”古称玄鸟,就是燕子,意思是乙鸟所生之子。自孔子以后,在姓氏演变中,以孔为姓,也是一种美好的向往。
孔子的父亲叔梁纥,其实是孔氏,子姓,名纥,字叔梁。孔子是孔氏,子姓,名丘,字仲尼。
在古代,人们的姓名使用非常繁琐,可以字+名、氏+名、姓+名、氏+姓等多种组合方式。例如孔子本人,可以被称为孔丘、仲尼丘、子丘等,就有了我们熟悉的“孔丘”这个称呼。即便是现在,男子的姓名按传统应该是姓+辈分+名,但后来很多人省略了辈分,直接是姓+名。以至于很多人在后来交往中,出现了知道自己和父亲什么辈分,而不知道先祖与后代什么辈分,甚至问他爷爷叫什么名字,有人就回答不出来的现象。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缺失,也是家风传承的遗失。
四
现在的“姓”,与最初的“姓”有着本质的不同。
当父系社会完全替代了母系社会,社会也由过去的“姓”大“氏”小,逐步演变成了“氏”强“姓”弱。又经不断演变与战乱,“氏”逐步替代了“姓”,渐渐固定了下来。现在的“姓”大多是与古代的“氏”相对应,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“姓”了。
只有在“姓”与“氏”并存的古代,孔子才姓“子”。
现在的“孔子世系”是以孔子为中心,建立的家族谱系,说孔子姓“子”与姓“孔”,要看从哪个角度去分析了。
五、
“野合而生孔子”吗?
有人说叔梁纥非礼颜氏季女征在,或者是叔梁纥老而征在年少,非婚配常礼,被称为野合。更多的说法是,当时的“野合”,绝非现在意义上的“野合”,是一种婚配风尚。
相传尼山上有一天然石洞,石洞内有石床、石枕、石几,皆系天成。此处名坤灵洞,坤灵,即女神或女神显灵之意。于是叔梁纥和颜征在为了祈求子嗣,就在尼丘山居住,直到孔子出生。所以就移花接木上半点不相搭的“野合”。
其实,当事人早已过去太久,真相是什么,谁也说不清楚。后人也总喜欢“我以为的”去评价,去解释,去论断自己的认知,都是一种臆想,一种带有偏见的“论语”。很多“史”“志”的内容,可信度又有多少?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谜,都消失在了浩渺云烟中。亲眼见的都未必真,何况后人凭主观的整理?
依照《周易》等传统文化解释,自古伟人、圣人降生世间,都是带有“使命”的,是感天而生,神育而降。当量子力学与量子纠缠,越来越靠近佛家的“空”与老子的“道”时,人类总会相信,他们一直认为不可信的东西。一切皆因缘和合,而来而去。
六
五岳独尊的泰山,如同一位峨冠阔服,道骨仙风的巨人,俯览着沧海桑田。曲阜周边的峄山、防山、尼山,“子在川上处”陪尾山,以及“胜日寻芳”的泗水,如同这锦袍上的花朵,点缀着旖旎的“望鲁”风光。
“天不生仲尼,万古如长夜”。 诺贝尔获得者汉内斯.阿尔文博士曾说,人类要生存下去,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,去汲取孔子的智慧。在任何时候,这句话都具有振聋发聩的惊醒意义。
观天之道,执天之行。孔子姓什么,子什么,名什么,在潮汐般的岁岁年年中早已不重要。重要的是在人性的观照中,在生活的浮躁与迷茫中,如何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,观照自己,洞察自己,重新找到我们前行的道路,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信仰与自信。
壹点号 平原炊烟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本周热门
推荐新闻